法学院“独角兽”书社作为法学院同学交流分享书籍的一个平台,吸引着爱学爱书的法学院同学的参加。同学们通过对图书的分享,对于书籍更深的剖析,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解读,由指导老师唐犀老师进行总结分享,实现对于书籍的全方面的认识,极大提高法学院学生文化素养,丰富法学院学生课余生活。
10月10日法学院“独角兽”书社于七教206开展读书交流活动。分享的书目为东野圭吾《时生》和冯象《木腿正义》。
分享小组的同学通过提问的方式,提出来“带有或可能有遗传病的小孩该不该生下来?”“生下来后发现养起来很勉强,是和小孩一起吃苦还是把小孩送给有能力的人抚养?”等问题,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,小组成员各自阐述了自己从不同角度的看法。指导老师唐犀老师也结合自身经历,谈了谈自己的看法。
小组同学重点谈了其中的《秋菊的困惑和织女星文明》一文,文章源于张艺谋拍摄的《秋菊打官司》这部电影。当时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有两个:一是宣传陕北的风土人情,二是为了宣传《行政诉讼法》的出台,借这部片子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。文章借“秋菊”的无奈表现了现代法治与农村、乡村传统价值和风俗习惯间的冲突,在全面推动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。
10月31日法学院“独角兽”书社于七教206开展读书交流活动。分享的书目为《人间失格》和《政法笔记》。
小组成员从自身的经历,对于《人间失格》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解读,对于小说中其背景和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,进一步阐述了对于这本书的理解,引发同学们的思考,对于生命和生活态度的思考。唐犀老师通过对于作者的解读,根据对于生活的感悟,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角度。
接下来,另外小组同学为我们分析了《政法笔记》,通过 具体的国内外的案例对于律师的职业进行了思考,对于律师在实务中的选择进行了分析。唐犀老师通过自己法律实务的具体实践,从实务的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律师行业的情况,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专业和律师制度提供了契机。
通过本次系列活动的开展,契合了广州商学院建设书香广商的计划要求,加深了法学院同学对于书籍的热爱,为法学院书香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,本次分享会的顺利开展,离不开学院领导老师、各位同学的支持,希望能以此为契机,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。
活动现场

学生分享
唐犀老师解读